我的母亲,今年已是81岁的耄耋老人了。多年的糖尿病损坏了她的健康,但母亲的大脑仍是清晰的,她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再苦再累也要供我的孩子读书,读书考大学,是一辈子的饭碗,唯一的出路。”逢年过节,老家来人看望她,都会羡慕母亲有福气,总是会竖起拇指对她说:“你算是熬出头啦,几个孩子都有固定的工作,拿着稳定的工资,你成了住高楼、坐汽车的城里人喽!” 供我们姐弟几个读书,走出农村,吃公家饭,成了母亲一生最值得自豪的事情,也成了村里的传奇。
母亲不识字,没有文化,生活中有许多苦恼和不方便,但母亲却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的道理。她一定要让我们几个读书上学,有文化,不再重走她的老路,遭遇她的辛苦。母亲经常说:“你们好好上学,上到哪,我就供到哪,没钱借钱,砸锅卖铁也要供。”母亲说到了,更是数年如一日做到了。
80年代初,大姐上初中,学校老师推荐了一套数理化丛书,对高考很有帮助,要30块钱。姐姐和母亲说了,可当时家里刚盖完房,借了外债,实在再拿不出30元给姐姐买书。母亲先是小心翼翼和姐姐商量,能不能等过年把圈里的猪交公社再买书。姐姐说,怕过了年书就买不到了,母亲二话不说去隔壁二妗子家借了30元。当时姐姐班级里五十几个学生,就只有两个人买了,其中有一个就是姐姐。那套数理化丛书被姐姐当作圣经一样珍惜着,后来这套书又传给了上初中的二姐。母亲笑眯眯地说,这30块钱花得真值。并嘱咐二姐,要好好爱护书,二姐看完,再传给我们小的看。
供我们姐弟读书上大学,穷尽了父母一生的心力。他们辛苦劳作了一辈子,也清贫了一辈子。尽管如此,母亲仍非常有成就感。我们姐弟几个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一个一个都走出了农村。她常说,我们几个就是她这辈子最大的财富。时至今日,母亲的孙辈也都读了大学,有的还读了博士,后陆续在疏浚、核能等国企工作,有的出了国,成了一带一路的项目经理,都成了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母亲为后辈人播撒下读书的种子。我想,这就是母亲的智慧吧。
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另一句话也让我受益匪浅: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母亲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都是黎明即起。给家里人做早饭,收拾房间,喂猪喂鸡,打扫院落,任何事都料理得井井有条。受母亲的影响,我从上小学起从没迟到过,自己的房间物品都整理得整整齐齐,从不丢三落四,老师同学都夸我干净利落。也养成了凡事都提前规划好,打提前量、做事利落的习惯。每当我身处异国他乡,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的这句话便会浮现在脑海中,我也会同样要求我的孩子,让她做事要安排妥当,从容不慌乱。
母亲这一生还有很多富有智慧的话,比如:宁买不值,不买吃食;笑破不笑补;好女不穿嫁妆衣,好男不吃分家饭……这些话语,如同生活流年里的朵朵浪花,在平凡的日子里闪耀着动人的光芒,让我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隽永绵长的滋味。
我要感谢我的母亲。是母亲用她的智慧为我们铺就了平凡却不平庸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