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再识宣城

发布时间:2023-06-16 作者:吴玉松 来源:天津分公司 字号:

作为一名铁路建设者,自十六岁时远离家乡天津,独自去异乡求学,之后随着工程项目辗转全国各地,经历的事,见过的人,岁月流逝,我们已渐行渐远,掐指算来自己在外漂泊已近半生。如今您要是问我,这么多年来你对哪个地方记忆深刻,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您,安徽宣城。

初识宣城是在2020年的十月中旬。当时公司刚刚中标宣绩高铁,我出差来到皖南宣城这座小城,在这里工作了20余天,时间虽不太长,却给我留下来美好的印象。回到天津后我以敬亭山为切入口写下了《初识宣城》的文章,发表在了通号报上,自此便对宣城结下了不解之缘。

2022年春节过后,我又回到了宣绩项目上,至今在宣城工作生活了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了。这让我有了充足的时间走进宣城、了解宣城、品味宣城的人文情怀。

宣城是很文化的,她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如果您是书法爱好者,您一定知道文房四宝中的宣纸、徽墨、宣笔均产自宣城,自古有“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和“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史书上记载,一批文坛巨匠在此处做过官,如谢朓、范仲淹;在这里居住过的有白居易、韩愈等;在宣城留下诗文的诗人更是不计其数,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李白、欧阳修等。

陈毅元帅于1939年游览宣城后写下了《由宣城泛湖东下有感》一诗,依稀记得: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诗中陈毅元帅的心情由压抑到舒畅,由舒畅到豁然开朗,其伟大的抱负也融化在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中。

诗里的李谢,就是李白和谢朓。李白的一首《独坐敬亭山》,使敬亭山名声鹊起,被誉为江南诗山。其实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谢朓,因为谢朓是李白一生的偶像。也正是因为谢朓、李白在宣城的巨大影响,才使宣城有了“宣城古是诗人地”的美称。

在近代宣城出了三位著名人物,胡雪岩、胡适、吴作人。历史悠久的宣城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昌盛之风历经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文化发展,其文脉源远流长。

今年的春天,当地人讲梅溪公园的梅花开了,我便来到了梅溪公园看梅花。一走进公园牌坊式的大门,就看到一尊梅尧臣的雕像,身后一面墙上刻着欧阳修写的《梅圣俞诗集序》,这不禁让我感叹,宣城的文化气息真是浓厚。

我了解到梅氏是宣城的千年世家。宣城梅氏,一个文化昌盛的江南世家,千年宣城历史文化、尽显梅氏风流。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宣之旧族首梅氏。一千年来,以梅尧臣、梅文鼎、梅清为代表的宣城梅氏文脉绵延,人文蔚起,名家辈出。宣城梅氏所产人物主要有两种:一为文艺家,一为数学家。清代《四库全书》收录的宣城梅氏家族留有著述的就有125种。

在宣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曾漫步在水东古镇的青石板路上,领略皖南建筑的徽风皖韵;我也曾走进绩溪、泾县感受这里的朴实民风;我更是爬上敬亭山,置身其中想去感受一下太白当年的孤独与落寞。这些经历给我提供了丰富素材,以至于让我文思泉涌写下了《寻迹敬亭山》、《走进绩溪》、《游水东古镇》等多篇文章发表在企业网站上,使得我2022年的稿件得分创下了十年来新高。

这一年多的时间,我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宣城人。在他们身上让我看到了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这给我留下来的极好印象。

先说说盐业公司的厨师崔大姐,她给我的印象就是,每天风风火火的闲不住。工作起来兢兢业业、认认真真,业余时间不是在菜园里浇水捉虫,就是上山挖笋,与人见面时先露出灿烂的笑脸,再与你说事情。

还有盐业公司的“七女神”,每一个人都有一副菩萨心肠,对待我们收养的流浪猫、流浪狗特别宠爱不厌其烦,每天上班之前先要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牛奶、火腿肠等小零食喂饱了,才去工作。

与我最相熟的就是温柔善良的娜姐了,反正我已经把她当做我在宣城最要好的朋友了。或许是与她最熟悉,我回家休假的那段日子,我拜托她好好照顾我们的狗狗。因为狗狗刚刚生产完,琐事挺多的,娜姐从不推脱,又是精心喂养又是清洗狗垫的,怕我不放心还专门给我录制小视频发给我看。以小见大让我对宣城人心存感激。

饱经沧桑古老而又美丽的宣城,就像一本厚厚的史书,需要你去一页一页的细细品读,这样你才能读懂它的真谛。就让我们放慢生活的脚步,细心领会品味。去读懂这座城市,去爱上这座城市。

有时间您一定要来一次宣城,定会让您不虚此行。

浏览次数:124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