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陪伴

发布时间:2023-03-09 作者:张洁 来源:天津分公司 字号:

在婆婆生病之前,公公从没有展示出他细致体贴的一面。在老公的讲述和我的观察中,公公是个性情豪爽的粗线条的人,对子女严厉,说话声调高、嗓门大,属于孩子们不太喜欢的类型。至于家务事,他老人家更是从来不插手,油瓶子倒了都不会扶起来。

2016年,婆婆因身体不适入院检查,在经过一个多月的逐项检查之后,最终确诊为乳腺癌且有转移。这一噩耗让我们全家感到惊愕和悲痛,其中受打击最大的是公公。那段时间常看到公公一个人,躲到走廊里,双手搓着头,无助地徘徊。其实,公公也是具有行医执照的乡村医生,对医理药学也略通一二,如果是其他人得病,他还能给出个主意想个办法。可这次是自己的老伴,公公顿时感到手足无措,真的是应了那句“关心则乱”。公公一次又一次地跑医生办公室,和医生询问、探讨治疗方案、细节等,想寻求一个伤害小疗效好的救治方案,这也是所有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心声吧。

自那以后,婆婆就成了医院的常客,那一两年基本每个月都要到医院住几天。自那以后,公公像是变了一个人,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在家里,陪伴和照顾婆婆的事,差不多被公公一个人包揽了。他常说,你们该干嘛干嘛,我一个人就行。为了缓解治疗时的不适和烦闷,公公常跟婆婆一起翻看手机里孩子们成长的照片或小视频,或是聊聊共同生活的五十年岁月中的某些往事。输液时间长了,胳膊和腿会感到僵硬不舒服,公公经常给婆婆揉捏按摩。天气好的时候,鼓励婆婆出去找同龄人串门拉家常。由于婆婆耳背的原因,公公说话声一直很大,但自婆婆生病后,公公的嗓门降了,只是每次说话的时候都尽量挨近一些。

在家里,公公也开始着手洗衣做饭等家务,跟之前相比简直是180度的转变。每顿饭前,都先征询老伴的意见,“今天咱俩吃点啥呀”,不管做的成品如何,首先在态度上就值得高度肯定。

生病的人往往都会有些小脾气,婆婆也是这样,有时会跟我们抱怨,公公这做的不好,那做的不合心思,比如汤咸了,衣服洗得不干净了等。这时,公公总在一旁乐呵呵地听着,偶尔也会为自己申辩一下:“谁在你跟前,谁就不是好人”。抱怨归抱怨,几分钟要是看不见公公的身影,老太太就会不安地四处张望寻找,依赖之情显而易见。

如果时间能够永久地定格在这一时该多好,相濡以沫的两个人相依相携地互相陪伴在夕阳下,享受岁月静好。

公公婆婆在共同走过的五十多年岁月里,没有什么深情表白、也不知道什么是浪漫,他们有的,是在物资匮乏时期的互相包容不抱怨,是在共同抚育儿女赡养老人时的相互扶持,是在步入老年时形影不离的守护。

浏览次数:143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