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我与企业共成长

发布时间:2021-07-15 作者:吴翠玉 来源:党群工作部 字号:

2008年,带着青春的激情与梦想,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我加入到了中国通号这个大家庭。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十二年悄然而逝。回首这十二年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我庆幸与通号和衷共济,更庆幸在她的发展历程中,我与之一起成长。

深圳  梦想起航

2009年年初,我加入了中国通号天津工程分公司电力项目部,从此我作为深圳地铁2号线项目的一员,开启了人生中最被他人需要的生涯。当时的电力项目部是个全新的部门,就几个老师傅带着一帮子新兵“蛋子”摸爬滚打,自主探索。当时年仅25岁的我,没有任何施工的经验,却硬生生成了那里的中坚力量,成了整个部门的“管家婆”和“螺丝钉”。

深圳地铁2号线是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献礼项目,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每个工期节点环环相扣。从2009年的跑步进场,到2012年的圆满收官,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我与大家朝夕相处,感受着工程队生活带给我的一切,目睹了电力项目部团结一心、奋力攻坚节点的韧劲;感受了大家攻坚克难、永不服输保开通的毅力;更身在其中体会到了不管任何时候,大家总是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的团结。

功夫不负勤苦人。那几年,企业在不断进步,我也在飞速成长。由刚出校园的害羞胆怯到独立照料项目部所有人的衣食住行;从一个文科生的“门外汉”,到可以跟着技术绘制CAD,忙于验工计价、设计变更;从校园里每到假期就归家心切的恋家女,到可以在项目坚持7个月不回家的“狠心姑娘”……我深切地感受了我在这里的成长与淬炼,心酸苦楚已成过往,如云烟般飘散,留在我心底的是通号精神不灭的印记,一直助力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三年时间,虽然深圳不会记住我,但特区这段“启蒙地”经历,却让我刻骨铭心——这是我心灵最初长大的地方。离开多年后,无数次还会梦回深圳,回到邓小平画像广场后边我们所住的临时板房,走进蛇口附近我们楼顶的厨房,拿着对讲机走到隧道内为同事们送饭,看到凌晨的天窗点在铁轨上集体比拼拧绝缘端子……

北京 新的征程

2012年,中国通号深化改革机构改革,旗下天津工程分公司与北京工程分公司整合重组,通号工程局集团应运而生。我是幸运儿,走进北京,成为了通号工程局集团的一员,开启了我在北京的新“征程”。

仍能清晰记得,2012年12月21日,我坐上从深圳西开往北京的K106次列车,经过近3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到达北京。新的环境、新的同事、新的岗位,对我来讲,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是机遇,但我相信,有了在深圳的锤炼加持,在这个新的岗位,我也不会怯场。

我用心经营着这份新的工作,不断用知识丰富着自己。机遇与风险并至,努力和成就共存。伴随着企业的开局之年、发展之年、突破之年、跨越发展之年、实现百亿事业之年、进入了高质量发展之年,我也在这个岗位度过了9个春秋。9年间,企业逐步成为我国高铁通信信号系统高质量建设的排头兵,相继开通了宝兰、京沈、京港、京张、福平、连徐等33条高铁客专,参建中国高铁建设总里程超过1.2万公里;9年间,企业成为“工匠品质”的首倡者,工匠精神已成为一张亮丽名片,不仅先后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博览会、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科技展,也多次成功承办国铁集团、建设单位观摩会,收获的赞誉与赞美,让每个参与者都为之振奋。9年间,虽然我没有像深圳地铁那样跟随一个项目,但在宣传岗位上却从未缺席。我沉浸在通讯员写出的那些优美散文诗句里,感受到企业浓浓的企业文化;编辑那些来自一线的感人事迹,体会工程队员对企业的忠诚与热爱;采写一项项高铁客专开通纪实的工程通讯,看到企业前行过程中一个个铿锵的足迹……

我与企业 未来可期

朋友们都羡慕我,入职通号便在这里扎下了根。没错,光阴流转,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加入中国通号,无怨无悔。

回望过去的12年,我的青春年华里,有付出更有收获,有疲惫更有成长,入职、入党、结婚、生子……生命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与企业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如今,恰逢建党百年,看着企业发展蒸蒸日上,正是一个个集团人的共同发力,才有这美好现在与未来,我是一份子,与有荣焉。真诚祝福祖国日益繁荣昌盛,企业朝气蓬勃,自己的小日子红红火火。

企业腾飞,未来可期;躬逢其盛,属于我的精彩也不会缺席……

浏览次数:359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