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盛芹,通号工程局集团电气公司神华铁路调度信息系统新朔分部一名技术员。同事眼中的他,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工作中的他,勤恳踏实,善于钻研。2019年8月入职通号工程局集团电气公司,先后被授予“通号工程局电气工程有限公司优秀见习生称号”“通号工程局集团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深扎一线勤学苦练
2019年8月,左盛芹毕业于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怀揣着梦想迈向人生另一扇大门。在进入该公司的那一刻,左盛芹认识到这里有他所向往的光和热,这里即将成为他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他决定扎根在此,吸收养分努力成长。
他被该公司分配到广西4G公网覆盖工程。初进班组,每天跟着师傅一起去现场巡检,一边记录。大家一块儿休息闲聊时,左盛芹却在埋头看图纸资料、做笔记,学习总结,大家一起干活时,他比别人更细心、想得更周到。就这样左盛芹从最基础的点滴工作做起,由最初的旁观基础操作,到摸清系统来龙去脉,熟练掌握设备的“脾性”,点点滴滴、积少成多,不到数月时间,他熟稔掌握了及时、准确分析、查找,并排除故障等技能。他工作积极主动,遇到困难总是主动承担,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给的每一项任务。
2019年11月19日02:00,位于土地坪隧道出口的移动TDD设备异常告警,数名作业人员蹲点逐一对设备线路、参数等进行排查,可是故障像顽疾一样折磨大家,久久得不到解除。而此时距离天窗点结束不到2小时,除开作业人员下道和清点工机具的1小时,留给他们的还不足1小时。大伙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大家别慌!我们追根溯源,从该设备的上游设备去找找原因”左盛芹向队长陈鹏提议道。大家一致赞成!于是,他们迅速前往上游设备,经过快速排查,果然是上游设备自身发出的光衰信号错误引起的故障。 “问题源头找到了,故障处理起来就容易了”队长陈鹏说,“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厂家和通信段在下一个天窗对设备进行更换。现在距离消点时间不远了,大家抓紧时间下道,注意工机具和材料,别遗漏在现场。”经过大家共同协作,当天计划工作量圆满完成,并保证了天窗点时间内人走场清。此次故障消除中,左盛芹将理论知识与积累的实际经验相结合,在有限天窗点时间内,成功找出故障源头,为项目实施节省了作业时间和经济成本。
脚踏实地用心钻研
“仰望星空,是对理想的美好向往;脚踏实地,是对现实的不懈努力。在以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勤恳努力,在追梦的路上披荆斩棘。”这是左盛芹在该公司首届2019应届见习生转正答辩会上送给自己的青春寄语。
2020年4月,他有幸参与到通号工程局集团负责实施的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调度信息系统项目建设中。该项目是一条重载运煤通道,跨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在营里程2155公里,157个车站,涉及3个铁路公司9条线路。在极其不平凡、极其艰难的2020年高效优质完成项目建设对他及全体参建团队来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的信念在左盛芹的心中犹如一颗火种,激励他不断承压奋进。
项目建设期间,他负责实施神华铁路调度系统(新朔铁路)新准线和大准线共13个车站、4个中继站的CTC和相关信息系统的设备安装、线缆布放等工作任务。“要在既有机房实现工艺标准化必须得用上‘绣花功夫’,既不能脱离项目建设实际,又不能在设备室内闭门造车。”左盛芹对一年前清水河站首件定标的点点滴滴依旧感慨满满。
位于新朔铁路大准线清水河县站是神华铁路调度信息系统工程的重要站点,它涵盖了通信、信号专业。该站点既有机房设备老化、线缆交错,要在50天内完成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标准的统一难度非常大,特别是作业过程中的既有CTC机柜移设,是最容易出故障的环节。厂家随机柜附带的底座无穿线位置,在机柜移设中会对既有线缆造成挤压,增加了机柜移设的难度和安全隐患,而且还会大大降低作业效率。见此状,左盛芹第一时间与项目部请示沟通,最终项目经理部决定采用他的建议,对已到现场的CTC机柜底座进行了切割,留出了放置既有线缆的位置,并在之后的施工中选用两侧有缺口的底座造型解决机柜无穿线位置带来的不便。为了确保定制底座数据的精准性,他将反复测量的数据,按比例绘制成图,择优选列订做商家,经过5天时间,一次成型的底座全部成功应用到之后其余车站的机柜移设作业中。“带缺口的机柜在移设后避免了既有线路磕碰刮伤,提高工程质量,大幅降低了工程成本和安全风险。”项目负责人杜延河回忆说。2019年6月30日,清水河高起点、高标准完成了首件定标,为朔黄、包神等铁路的设备安装、综合布线统一了技术、工艺标准,其工艺质量受到建设单位高度认可。脚踏实地的他,就是凭借着这股钻劲和韧劲,一步一个脚印,在本职工作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道阻且长,行则将近。每一天都是左盛芹前进路上一个新的起点。在他看来,接下来的重点是用更全面的业务知识武装自己,更加尽职尽责的态度完成自己的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鼓足干劲,力争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