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我的邮票情缘

发布时间:2021-04-28 作者:吴玉松 来源:天津分公司 字号:

近日在家中闲来无事,整理了一下书柜。在收拾过程中便看见了以前收集的一本本集邮册,勾起了些许童年的回忆。

记忆中第一次接触邮票是在我的初中时代。我的发小小勇,不知什么时候喜欢上了集邮。有一次,我去他家找他去玩,他神秘兮兮地对我说,“我给你看几样好东西,这里面学问多了去了。”

他拿出了一本集邮册打开呈现在我的面前,一张张花花绿绿邮票的甚是好看,瞬间就吸引了我。

“我跟你说这可不是普通寄信用的邮票,这都有收藏价值的,听我老叔说这将来能升值的,能赚钱的。”小勇和我显摆着。   

“玉松,你知道中国第一张邮票是什么吗?”看我一脸的茫然,“是清朝的大龙邮票可值钱了。”

一下午的时间,他滔滔不绝地给我讲着关于邮票的故事。“你和我说这么多咱也没钱买啊。”但从那时我的心中就对这方寸之间的奥妙深深印记。

上中专后我才知道,集邮是一种兴趣,也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投资。通过收集、研究各种邮品,集邮者除了学会世界的历史地理、花草鱼虫以及人物等相关的知识以外,还可以培养出一种禅定的情趣和耐性的修养。

我的中专同学,我的好朋友张志勇,就是一个集邮迷。每到周末他都拉着我去洛阳百货楼对面的邮市去逛一逛。起初,我只是买一些纪念邮票寄给小勇,我记得我给他买的第一套邮票是《林则徐诞生200周年纪念邮票》。后来我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渐渐喜欢上了这小小的邮票。

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我国集邮市场的繁荣年代。至今难忘我和张志勇大早晨天还不亮,坐着第一班公交车去洛阳百货楼附近的集邮门店,在人山人海中排队抢购邮票预订证的场景,最后这小子幸运的排到了一张预订卡。

无奈当时学生时代囊中羞涩,自己的学费、伙食费都是父母省吃俭用凑出来的,哪有那么多闲钱买邮票啊。当时具有收藏价值的邮票便宜的两块多一套,甚至几十元一套,学校里的炒土豆片才三毛钱一份,馒头几分钱一个。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也就买些自己喜欢的题材,而且还要价钱便宜。

即使这样,这四年中专生活,我也从自己的饭费里节约出来一大本邮票。业余时间就拿出来翻翻看看,《三国演义》系列、《水浒传》系列、十二生肖系列、五岳系列、苏州园林……一张张邮票呈现在眼前,从方寸间汲取知识,见识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心中美不胜收,对这些宝贝爱不释手。

工作后自己挣钱了,经济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自己因当时随着工程全国各地到处跑,基本没有时间去邮市里淘宝。就在天津的邮局订了年票。每到邮票发行前几天就写信让爱人去邮局取邮票,爱人对我这个爱好也相当支持,不管刮风下雨从没耽误取邮票的事情。年底了回到家中看着这一年发行的邮票,美滋滋地用放大镜欣赏了一遍又一遍。

再后来就更方便了,可以在每年年底直接购买这一年的年册。我有几张韩国邮票我很是喜欢,1997年同事李士军的女朋友在韩国打工,那时他们总是鸿雁传书,我就从他那里讨要了几张留作纪念。

随着移动电话、互联网得以广泛应用,邮票的实用功能日趋淡化。现在的青年人由于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而逐渐远离集邮,邮市的严重萎缩让我很是痛心。

如今再打开我的集邮册,回想起往事,心中五味杂陈。永远不能改变的是,这一张张邮票给我带来的那份美好的回忆,便是岁月静好!

浏览次数:343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