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知识源泉、进步阶梯,读书可以使人放松身心、调节情绪、开阔视野。就像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犹太人是最聪明的民族之一,据说在许多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的时候,大人就会翻开一本书,涂一点蜂蜜在上面,叫小孩子去舔,让孩子从小就对书籍产生甜蜜而愉悦的感受。在工作之余阅读一本好书,是无比愉悦的一件事情。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我们必须抓紧时间生活,因为即使是一场暴病或意外都可能终止生命。”这是我阅读《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一书中最震撼人心、最精彩的一段话。它引发了我的许多感想:是的,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次生命,当我们活着,不应该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是我们应该树立自己的崇高理想,把这份理想当作这一生追求的目标,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更加绚丽多彩。
1927年初,22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因瘫痪卧病在床,双目失明。他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决意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当时的风貌和个人的生活体验,他构思写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完成,故事取材于他的亲身经历。书中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的生活画卷,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辉形象。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童年,过的是最底层的苦难生活,年轻的保尔为拯救陷入敌手的革命战士而遭逮捕,在狱中表现得坚贞不屈,出狱后参军,浴血奋战,身负重伤后以惊人的忍耐力使医生们深为敬佩。出院后离开部队,无论是做共青团工作,肃反工作还是参加修筑铁路的艰苦劳动,均表现出了坚持真理和不怕艰险的大无畏精神。残酷的战争、艰苦的劳动、繁重的工作使保尔病倒了,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以惊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最终获得了成功。
说到这里,不禁让我想到这次新冠病毒起初在武汉肆虐时,给我印象对深的是一封来自原第一军医大学赴小汤山医疗队的南方医院医护人员写下的《请战书》。17年前,曾倾尽全力奋战在全国抗击“非典”一线的战士,在17年后的今天再次毅然请战,主动要求奔赴新型冠状病毒防治一线,发出“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口号,并按下红手印以表决心,义无反顾要求做贡献。看到这些,我不禁热泪盈眶,心中充满了感动。一批又一批白衣天使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不畏艰难险阻,为身后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他们不顾生命威胁,勇敢地奔赴战场苦战,他们挺身而出与病毒厮杀,病毒来袭,他们用血肉之躯挡在了病人面前,直面病毒和死神。正是有了这么多逆行者们不畏惧、不退缩、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勇气,正是因为他们一心抗疫、坚守岗位、誓与病毒奋战到底的决心,才换来了今天抗疫的成功,才使人们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感谢守护人类平安的英雄们!
虽然我们平常生活中不会遇到这么悲惨的事情,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平常生活不用学习保尔的精神。保尔,他遇到如此多的艰难困苦,他都能坚持他的事业,我们又怎么能畏惧眼前的一点困难?一件事,无论大小,无论时间的长短,都应该用尽全力把它做到最好,这也是在考验我们的毅力。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我们应该像保尔一样,鼓足勇气、面对困难,让自己拥有比钢铁还硬的坚强斗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给自己的人生画上绚烂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