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大年初一,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状病毒席卷全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指挥下,全国人民进入自我隔离状态,瞬间,万物如同进入了沉睡,所有工厂停止生产,所有商店停止营业,所有学校被告知延期开学……,往日节庆时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变得只有寥寥无几的几辆私家车疾驰而过。
2月20日,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复工生产的号角从四面八方“吹响”。作为国家重点工程的拉林铁路同样拉起了起航的风帆。
“胡经理,咱们拉林项目业主开始要求人员进场了,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去合适?”我作为拉林项目负责人,一大早就拨通了项目经理胡斌的电话。
“昨天,公司开了复工生产的会,总的要求是复工与防疫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公司下发了具体的复工要求,要求项目上首先要采购好复工期间的防控物资,做好路途与施工期间的防控方案,你们抓紧进行人员动态信息统计与备案,做好防控方案报公司审批。”胡经理谨慎的说道,“每一位进场人员都要写承诺书,承诺自己在此之前的14天内没有接触过确诊或疑似病例,并保证,严格执行公司防控小组的各项管理规定。”
“放心,坚决执行!”我坚定的回答道。
3月1日晚21点,距离出发奔赴拉林的日子还有36小时。急促的电话铃突然响起。我抓起电话一看,还是胡经理打来的。
“你们部分人员在去往机场的路途乘坐交通方式为打的,不符合要求,必须是网约车或滴滴打车,这样可以做到可追溯性;还有路途中的防控方案还要细化,比如:如何做好在机场候机的防控,如何做好在乘机期间的疫情防控等。”
“好的,抓紧完善落实,确保人员防控安全。”我果断的回答道。
3月2日晚10点,天津机场的候机大厅格外的冷清,候机的乘客自觉地分开候机。
“景奇,我给你带的防护镜戴着呢吗?口罩可不要随便摘下来,不能有一点的大意。”刚刚忙完家务的老婆这时候又打来电话不放心的叮嘱道。
“放心吧,坚决不给国家添一点麻烦!”放下手机,我顺手拍下了戴着防护镜的样子发给老婆,我知道,她如果看不到照片,心里不知道会怎么猜测呢。
3月2日凌晨1点20分,飞机顺利到达成都机场。为了保证不聚集性扎堆,我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为了防止在住店期间形成交叉感染,没有到临时性休息室休息,这里周边比较清净,坐在行李箱上,就这样眯了最难熬的5个小时。
3月3日,早上9点钟,飞往林芝的飞机顺利起飞。
按照防控方案,我一直没有敢喝一口水或吃任何的东西,盼望着,盼望着,盼着飞机快点的安全着陆到西藏。
11点5分,在一阵颠簸与轰鸣中,飞机降落了。
在机场的出口处,机场防控人员有序的忙碌着,经过两次测量体温后,我们开始填写个人信息,然后被分配在一个靠边的位置等待着政府的专车对我们进行倒运,按照西藏自治区政府规定,凡是外来的人员,一律集中隔离14天。
隔离点房间很小,电视也拨不出一个频道,3月的林芝还有点冷,早晚甚至还要飘上一阵雪花,空调里吹出的热风不足以挡住丝丝的寒意。服从当地政府安排是公司领导一再嘱咐的事,是原则,也是命令。只要卫生间是独立的,有热水可以洗澡,有了这两点,也就够了,在这里,迎接我的是煎熬的十四天。
虽然还没有到项目部,但这也算是到了工地。我的满脑子一下子都充斥着工作的组织安排上:逐个队伍的安排工人进场防控措施、提前筹划现场疫情防控方案落实、人员进场后开复工手续准备、新的一年职工教育与培训……,接下来的工作一件件都在等着去筹备、去落实。
为了到达业主跑步进场的要求,充分利用春节值班的人员可自由活动的条件,防控安排一步一步的在我隔离期间就得到了落实;职工培训完全是在网上进行的,由于大部分人员或是集中隔离,或是居家隔离,这次培训在我印象中是效果最好的一次。作为工程施工企业,平日里难得有时间能闲下来,似乎只有这个时候,职工们的心是最静的。
人有事情可做,就如同幸福的日子总是很短暂,我的十四天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漫长。3月17日下午十六点,经过连续十四天的体温监测与观察,我的身体没有出现任何异常,顺利完成集中隔离,正式走上工作岗位。这一刻,我突然发现,西藏的天是那么的蓝,空气是那么的清新,虽然氧气稀少了点,但身体里充满了干劲儿。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我拎上行李,轻快地向着项目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