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两岁了,至今还不会开口说话。
“男孩比女孩说话是要晚,你别着急!”几经问询,有经验的同事告诉我男女之异是天生的。那就不用理会,顺气自然吧!
“你平常是不是很少锻炼孩子说话?有没有读给他读绘本?”邻居家儿子也是两岁,能说会道,回答这些引导孩子的日常问题,确实有些汗颜。
初为人母,对儿子阶段性不知不会的技能显得有些无力从心,甚至一筹莫展。“该是顺其自然,还是人为干预?”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一颗很矮的小树;但是,要是她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颗大树。”这就特别强调了成长环境的作用。思忖良久,最终我决心做一个在心态上顺其自然,行动上人为干预的母亲。
在邻居强力推荐下,我买了一套《小鸡球球成长绘本系列》书籍。“小鸡球球穿过草丛看见什么了?小鸡球球没有找到妈妈,是不是伤心地哭了?”每晚抽出一定时间给孩子反复描述绘本成了日常互动的必备课。“怎么经久不显成效?”一段时间后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急躁,向邻居数吐苦水,她告诉我的方法是育儿的路上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用心真情陪伴孩子,并且继续坚持。
做好高质量陪伴,静待花开。往后余月,下班回家后,一改常态,放下手机,远离电视,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世界中,与他一起嬉戏,依旧向他重复描述着绘本里的故事。 “呜…呜…呜…儿子哭了起来,半天也没有挤出一滴眼泪。“你是怎么啦?”我立刻紧张起来。刚开始,我真不明白儿子为何佯装大哭,后来想起绘本中小鸡球球找不到妈妈瞬间大哭的画面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在模仿小鸡球球大哭的样子”。喜出望外地轻吻了孩子,想必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陪伴不仅仅是形随,更重要的是心随,是父母的心跟着孩子的内心一起成长,一起相伴。如今,儿子看到新奇的东西,总会手指着问“这是啥?”,给他穿衣脱鞋,总会应景地说声“谢谢”等等之类的词汇。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看来,用爱心去感染孩子,用爱心去关怀孩子,是家庭教育根本所在。对孩子来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其实孩子需要我们陪伴的时间真的有限,不知道哪一天,他有了自己的世界,不需要我们的陪伴,或者这种陪伴可有可无,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请珍惜这份感情,享受这份陪伴,“‘蹲’下来‘陪’孩子‘看’世界,然后一起成长,一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