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四代人的师范情缘

发布时间:2019-11-06 作者:王一臻 来源: 字号:

也许,在每个人记忆的深处,都埋藏着一颗曾经执着追求却又始终未能实现的梦想种子。那颗经过岁月风霜的雕琢,悠悠光阴的洗礼,仍不曾被我们遗弃的种子,或许早已支离破碎。就像一片片五彩斑斓的琉璃,在广袤旷寂的夜空下,围绕在我们的身边,偶尔借着流星划过天际时微弱的光芒,映射出里面或甜蜜、或忧伤的故事……

曾经,我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教书育人,桃李天下。我想,这也许与我出生在一个教师世家有关吧。不过,也有人说这是书香门第独有的教师情怀,不论隔了几代人,这种情怀是深深印刻在骨子里的,抹不去,擦不掉。

最早让我种下这颗梦想的种子,是在一个炎热夏天的傍晚。那是小学五年级期末升学考试结束的第三天(老家的学制为五四制),告别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我便迫不及待的带着放飞自我的极度轻松愉悦之情和堂哥一起回到爷爷家。因为不再有暑假作业,爸妈特许我疯玩半个月,然后再收心做上初中的准备。

在孩子们的眼中,可玩的物件实在太多。我们尽情玩耍了大半日,眼见日渐西垂,余晖早已将大地点缀得一片金黄,而我们似乎仍有无尽的体力。此时,坐在院中大树下陪爷爷一同乘凉的父亲招手喊我们过去。我与堂哥对视一眼,心想完了,估计爷爷又要教育我们了。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爷爷这次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淘气疯闹责备我们,只是平静地向我们述说了几段令他难忘的往事……

爷爷出生时,东北全境已然陷落数年,他的童年时代是在日本侵略者统治下的伪满洲国成长度过的。当时太爷爷的家境还算殷实,在一所日本人修建的伪满学校里担任小学教员。然而在那个年代,教孩子学汉语是绝对的“非主流”。所有的中国教员必须“遵纪守法”,严格按照日本人的课程安排进行教学,让前来学习的孩子每天有大部分时间学习日语。太爷爷曾在家中不无愤懑的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连自己的语言和文字都没有办法保留和继承下来,哪还有什么未来……不过所幸几年后,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终于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太爷爷如愿以偿的在学校里开始用汉语对孩子们进行教学,给他们讲语文、讲算数,每天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好景不长,在爷爷只有14岁的时候,太爷爷便积劳成疾,身患重病,永远地倒在了三尺讲台上……

爷爷长大后,继承了太爷爷的衣钵,继续选择从事教师这一行业。但是那个时候人们对教师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读书不如种地,读书人不如当个工人有前途。甚至当时常常挂在人们嘴边的“臭老九”,也渐渐成为了教师的代名词,人人都对教师这一行业嗤之以鼻。所以大量的年轻人扎堆一样涌进工厂,涌进施工工地,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去奉献青春和力量。然而爷爷却不这样想,他时常劝慰身边的同事,建设祖国道路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既然学有所成,就应当甘做为祖国培育花朵的园丁。可是,一场文化运动的洗礼,对早已定义为“富农”的爷爷家来说仍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在学校中,爷爷更是成为了集中“批斗”的主要对象。面对动荡的年代,爷爷也十分无奈,但他始终坚信为人师者,传道受业,既然无力扭转乾坤,那就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好在党中央及时拨乱反正,让人民的生活重新走上了正轨。

爷爷中年时,他养育的三个儿子也已纷纷走上了工作岗位,只有父亲一人从师范毕业,继续踏上教师的道路。父亲刚刚走上讲台时,爷爷反复叮嘱父亲:你要始终记得,你是一个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要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方为师范”这句话的含义。不要觉得收入低、待遇差,要对得起“师范”二字。于是父亲在教师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一辈子,从最初的一名普通老师,到班主任、年级长、教务主任、总务主任、副校长……他始终坚守在校园里,坚守在孩子们中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师范”的意义。

那次傍晚的畅谈,在我幼小的心灵上,深深印刻了“师范”两个字。我曾暗自对自己说,我也要像长辈一样,走上那神圣而又庄严的讲台,将教师这面旗帜延续下来。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换来想要的结果。高考的分数没有让我顺利进入填报志愿上的师范院校,最后服从分配,我进入了沈阳建筑大学,并最终走进了建筑单位。

从最开始心里极大的落差和失意,到后来逐渐适应建筑单位的生活。工作9年的时间,让我渐渐意识到,“师范”并不只是局限在学校里,并不只是体现在课堂上,更不只是藏在心里的一种梦想。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师范”无处不在。就像刚入职时我们懵懂无知的跟在师傅身后,学工作技巧,积累工作经验;到后来自己在某个工作领域做到独当一面,处理各种问题得心应手;再到后来我们自己的身后也会跟着几个安静观察,认真记录的职场新人……人们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进步着。

也许,我们在职场中无法做到“学高为师”,无法为所有人授业解惑,因为毕竟学无止境。但我们可以要求自己做到“身正为范”,用我们的言行举止来引领风尚,用我们的浩然正气来营造氛围,一样可以用实际行动诠释“师范”的意义。

 

浏览次数:400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