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华呀,你们这个技术负责人太年轻了吧,双寨站站联条件这么多,技术这么复杂,他能搞定吗?”西宁电务段黄生宝问道。
“没问题黄段,您放心,这是我们天津分公司第六项目部技术最强,最年轻的技术,是我们中国通号的技术能手,别看年纪小,经验技术绝对杠杠的……”
被通号工程局集团天津分公司第六项目部副经理黄建华赞不绝口的这个年轻技术是赵银航。
“作为一名党员,做能说会道的嘴把式不行,要想大伙服咱、尊重咱就得有真功夫”。
2008年参加工作至今已经十个年头了,从一个普通的信号工成为第六项目部的区域经理,多次获得工程局集团和中国通号先进生产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合武客专、武广客专、哈大客专、京沪高铁、向莆铁路、西宁枢纽站改这些国家重点工程中都留下过他的足迹。一路走来,用满腔热血、辛勤汗水描绘着自己的“通号梦”。
刚参加工作,由于身材瘦小,在众多新生中他并不是很出众。但一个合武客专下来,他就成为年轻人中的技术翘楚。在施工期间,他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在合肥西站项目部驻地,晚上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很多人都去活动室去娱乐一下,可他总是在宿舍自己研究图纸,一个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当宿舍有人回来时他经常浑然不觉,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合肥西室内多个组合柜的配线都是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弄得,而且正确率很高。当别人夸奖他是,他总是腼腆的一笑。
第一次参加天津公司的技能比武,理论成绩和室内焊线等名列前茅,可室外道岔考试却没有及格。这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信心满满却铩羽而归。总结经验教训,室外道岔调试是自己的最大短板。必须要提高,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因为道岔施工需要搬运很重的道岔设备,为了学好道岔技术他居然专门买了一个臂力棒,半个多月以来,他成了道岔“小专家”仝亚飞的跟屁虫,什么活都抢着干,整天追着问,不弄明白决不罢休,艰辛的付出,他的技术突飞猛进,在2017年通号工程局集团举办的技能大赛中荣获亚军。
在西宁站改施工过程中,他先后组织了西宁过渡场、西宁普速场、西宁货、小桥、西宁高速场、西宁动车所、西宁北、双寨、西宁普速场增加进路、客车车辆段、陶家寨,兰新客专张家庄隧道综合整治等工程的开通工作,多次得到了建设单位和设备管理单位的高度评价。通过近几年的经验积累,在技术上能够独立主持大型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尤其是对复杂的既有车站改造施工,能够在技术上独挑大梁。多次解决了在试验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在技术管理上严谨务实,精益求精。当西宁过渡场顺利开通后,黄段长还专门要求他去实验基地给电务车间的职工讲课,成了电务段的“小赵老师”。
西宁站改工程施工难度大、技术复杂、工期紧、任务重,站前施工进度缓慢,工作面无法大面积展开,致使信号施工无法按照节点推进。他面对西宁站改工程复杂的施工局面,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实际形况,积极与建设单位和站前单位协调,督促站前单位加快施工进度同时,见缝插针、找缝插针。根据信号工程施工需求,协调好站前单位集中施工分段完成施工作业任务,有效的保证了工期节点。这些年来他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对工作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对社会要真诚奉献不计名利,充分发扬通号工匠精神,以高标准的施工质量回报社会。面对成绩,他常说这些成绩不属于他一个人,离不开同事们的上下齐心,合力拼搏,离不开全体人员严格按照各自分工,尽职尽责地干好本职工作,离不开每一个同事的高效付出,荣誉属于大家。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断总结,他先后编制了项目部的联锁试验方法、故障处理经验汇总、关键技术控制等相关文件,从技术的角度有效的保证了工程质量。
如今,在技术上“小有成就”的赵银航,已不满足“单打独斗”了,他凭借十几年在施工生产一线炼就的一身真功夫,再次向工程管理高地发起冲锋。如同一面鲜红的旗帜,在他的团结、带领下,通号基层的年轻技术骨干正在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