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一套热播《最美的青春》电视剧。看过这部剧后,自己深深被剧情所感染,深受启发。
《最美的青春》讲述了塞罕坝几代造林人的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来自全国18个省市林业大中专的毕业生,走进了荒凉的塞罕坝。这些毕业生与承德围场林业职工的369人,就是全部的生力军。50余年,三代人,用他们“最美的青春”写出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传奇。该剧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变,为正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中国,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范例。
我深深的体会到,新塞罕坝精神:"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更应当被铭记,被传承。
塞罕坝精神是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
让我深受启发的是,我们从事的祖国高铁事业,与塞罕坝精神是何等的相像。今年的8月1日是京津城际十周岁的生日。在十周岁生日之际,京津城际铁路,又通过一次升级,展示中国高铁建设的新成就——201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列车全部更换为“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给旅客提供更美好的出行体验。我们的企业中国通号有幸参与了这次升级改造,也见证了中国高铁的十年发展。
十年来,中国通号以自主核心技术打造高铁国家名片。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中国通号全面攻克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实现了系统平台及关键技术、核心软件以及成套列控装备的三个100%国产化,将高铁的“大脑”和“神经中枢”这一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中国高铁装备“中国大脑”。
通号的十年发展难道不是对塞罕坝精神:"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最好诠释吗?
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一种精神传承。我们通号发展到今天的成就,也离不开一代代通号人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他们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铁路通号事业。所以说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要坚定必胜信心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步一个脚印地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