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也难逃盛夏之感,三四十度的天也是常见,不像这秋天应有的温度。起初想可能是“秋老虎”吧!慢慢地,身在城市中的我,已知这并非“秋老虎”,而是“夏老虎”,至于“秋老虎”,现在提,还早了些。
老人常说立秋到了,天也应该转凉了。郊外树林里遍地开始金黄,田野上菊花盛开,游人接踵而至,他们在花香里蹒跚。长空,一点孤鸿雁影轻掠过,万里转余声。今人不知古人事,古人亦不知今朝景。畅想古人立秋之日应是怎样一番场景。从古文字里行间知,立秋日,古人迎立秋于郊野、祭白帝、行教化,表达内心对天地的敬畏之意。慢慢关于立秋的习俗也多起来,在江南地区男女都戴揪叶,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祈祷健康安乐。明承宋俗,立秋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对比,以验夏中之肥瘦。
时移世易,岁月演进。今人对立秋的到来没有什么感觉,往往自夏开始一热到底,人们关心的事如何避热解暑,不知立秋来却感立冬至。
有事外出,行走在闷热的街上,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身旁风阵阵,无力屠得热。不一会儿便汗流浃背,希望迎凉风秋雨一场,化去内心燥热,得一丝清凉度日,品一盏清茗,翻几款诗书,偷得浮生半日,去悠闲一下。可却是天公不愿随人意,难降清凉于人间。
暮去朝来,直到街两旁绿化树木,叶子开始发黄。风吹来,黄叶飘舞,冉冉落地,又随这风,打滚,不知何处停止。望着此景,我想:似乎是它们应了这秋的来到,以它们的变化,来提醒人们,这天虽然是热的,但是秋已经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