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队里女子,个个能顶半边天。她们用柔软的心,精巧的行动,坚强的意志,编织出了五彩缤纷的工地生活。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让我来说说,我身边的工程队里的一朵朵花。
初识通号女工是在1993年。我刚参加工作时,被分配在通号工程局集团天津分公司第一工程段的测试班组。当时哈尔滨至牡丹江通信改造工程,敷设的是光电综合缆。我们测试班组的任务是两点:一是用电容耦合测试仪等仪表测试电缆的接续指标及需要选用的交叉方式,二是用OTDR测试光缆接续的光损耗指标。
负责电缆测试的是刘国琳大姐,对刘大姐我早就有所闻:在工地电缆测试堪称绝活,动作灵敏,手快精准,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公司的“三八红旗手”。初次与刘姐接触,我为自己能和这位姐姐学习感到高兴的同时,心里也有些不服气,不就是测试吗,这有什么难的。
工作时,刘姐告诫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小吴,摇绝缘时一定要匀速,不要着急,要稳。”
“刘姐,我看你摇绝缘时挺轻松的,我怎么没摇几下这胳膊就又疼又酸呀。” 从最简单的摇绝缘学起,我就遇到了困难。
“你看着简单其实不简单,手腕动就行了,你整个胳膊都在动,能不累吗?”刘姐耐心教我用兆欧表摇绝缘的技巧。
不光如此,刘姐用电容耦合测试仪测试“K”、“E”值,那也是用到了极致,我的读数刚一报出,那边就迅速报出电缆接续需要的交叉方式。
“咦,刘姐你反应咋这么快呢,要是我还得拿笔去计算,才能计算出选用哪种交叉方式。”
“今天刘姐就教你一招,快速简便方法……”
经过刘姐的点拨,我知道了原来每项工作只要你认真对待,仔细观察都有窍门的。
如果说,那时的刘姐给我们展现的是二十多年前通号女工的风采,那么近几年工程队里又涌现出一朵朵金花,值得我们这些大老爷们敬佩。
最辛苦的是那些自己经历过工程队的枯燥生活,后来又嫁给工程队员的通号女工,是她们托起了家中的大半边天;是她们成为干工程人的坚强后盾;是她们把两地相思的日子过的有滋有味。她们在背后默默付出,支持丈夫的工作,为了企业的发展不拖后腿。
我们第四项目部的张洁就是她们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张姐说:“她们的日子在一次又一次的小聚、分别、等待中慢慢滑过。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软妹子,锻炼成能顶大半边天的女汉子。”
张姐1995年参加工作,成为工程队的一员,与丈夫是在工程队里相知相爱的。现在张姐在天津机关负责项目部的公文、印章、合同的管理工作。而丈夫在基层项目部,负责现场的工程管理工作。如今女儿都上高中了,两个人还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虽说聚少离多,日子过的却有滋有味、有苦有乐。
在第四项目部都说张姐是个才女。因为张姐的业余生活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写文章。文章多次在通号报里发表,参加征文比赛也是屡次获奖。2017年度“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征文活动中,她的作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荣获了三等奖受到了分公司的表彰。
我认识张洁也是在通号报里看过她的一篇文章,记住了这个多才多艺的女同事。文章讲述了因为丈夫在外施工不能回家过年,自己带着孩子去工地与丈夫团聚,全家一起在外地过年的事情。看过这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工程队员们真得要感谢这些理解自己工作的贤内助。
张洁这些年一个人在家既要上班还要带孩子、服侍老人。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做工程队员的老婆要十项全能,做工程队的女人好比西天取经,要历经磨难才能修成正果。
“水龙头漏水了,马上就要水漫金山了,这可怎么办呀?”电话里张洁都落泪了,不知所措。
“先去关截门。”电话的另一头,丈夫在指挥着。
“你在家时,什么事都没有,你一走什么事都出。”张洁一边抱怨,一边按照丈夫的指挥关着截门。这只是她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缩影。
在工程队这个“流动”的家,有着太多太多半边天的故事。她们有男同志的刚毅和坚强,也有女同胞的柔情似水,前者给了工作,后者留给了家庭。偶尔嘴上也有抱怨,但心里依然牵挂着工程的进展,企业的发展,最终说服自己的是所有的付出和牺牲都值得,她们如开得正艳的玫瑰,在工程队内外大放光彩,清香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