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题记
说起答卷,想来大家都不会陌生,从小到大我们面对过的答卷可谓数之不尽。答题时有些人按部就班审一题则做一题;有些人独树一帜择一题便爱一题;有些人精推细敲度一题即通全题。在客观题之上自不用说,是非早已明辨;在主观题之上,每个不同的思维,撞击出的是相异的行为,汇聚成的是千万种观点。如此,且不说孰优孰劣,虽是同一份答卷,结果却不尽然相同。
生活、工作等等也是大致如此,时刻为我们奉上一份份答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它变做一叠叠答卷。它们有些被称作是非题、有些被称作选择题、有些被称作论述题等等。这个世界由来存在两个字:“是”与“非”,究其本质而言,其实选择题和论述题也可看作是一种“是非题”,是所谓“大是与小非”的对立与“小是与大非”的对立,这样看似世界变得简单了些,因为从概率统计学角度来看,作答是非题的正确率较选择题(两个选项以上)的正确率要高一些,从而方便我们找到一个明确答案。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绝对的参考系去分辨是与非呢。有是非,就会有相对之说,相对则建立在参考系之上,看来参考系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在试题中辩证是与非时,大家会以客观出发去判断,这个客观便是一个参考系,它来源于人类长期以往总结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是经过实践得出的真知,一个“静止”的唯一参考系,这基本符合狭义相对论理论的意识形态,因此我们很快就能判断出是与非。然而在试题外,还存在一些是非题不能按照上面的客观去解释,因为这个客观是多个参考系,是受一定影响会变动且不是唯一的参考系,实在无法按照狭义相对论的思维去理解。既然参考系都在改变,那是非该如何去辨?于是便可以寻求广义相对论理论的维度去解决,如此就将解决一大堆是非题的问题变成确定部分参考系的问题了,这样即在解决是非题的问题上前进了一小步。
为何说是一小步而不是一大步?因为提炼“参考系”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是对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各个方面的伟大考验。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伟大的“参考系”,她从十月革命的炮火中走来中国,在南湖的那艘游船上诞生,历经97年的风雨岁月,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她领导中国破除封建根蒂、摆脱贫困积弱,跃升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放眼世界,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华夏民族找到了她独有的伟大“参考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已经到来,新时代的伟大工程也在进行。新时代已将答题为我们奉上,于每个人而言,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我们更要发挥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的革命精神,去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去奋笔疾书我们伴随终生的答卷,去让全世界人民共同见证中华民族这份日益辉煌的答卷。
如今,你还满足于自己当下的答卷吗?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