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号工程局通讯员作品集》出版了
“《通号工程局集团通讯员作品集》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封面是小清新的,真不错。”
“好厚实的一本书啊,够我看几个月了,一定好好借鉴借鉴。”
……
一时间,通号工程局集团“宣传天地”交流群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争相冒泡,呼声不断。
早在之前,就从工程局党群工作部姐姐那听说,他们在为通讯员做一件“大事”。手捧着这本《作品集》,不由得眼前一亮,封面质朴、清新,近600页的文字,囊括了52万余字,可千万别小瞧她其貌不扬,肚子里却是翰墨飘香。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便是编者“含情脉脉”的温馨寄语;紧接着,是来自施工一线,色彩丰富的美图做了彩色插页;其后,按照新闻消息、工程通讯、现场故事、人物采风、诗歌文苑和言论六大板块分门别类地涵盖了近三年来通号工程局集团的主要优秀作品约370余篇,真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回首过去,无论是通讯员队伍建设还是新闻写作都是局集团一张靓丽的名片。早在先前的天津分公司,就出版了内部刊物通讯员作品选《路》,它的出版,在为通讯员指向引路的同时,也在为局集团这支敢打善战的队伍注入与生俱来的铁军基因。正是通过这些精神食粮的不断吸取,在历经几十年的风雨洗礼之后,这支通讯员队伍的通号军魂始终没丢,并随着岁月的流逝吐露芬芳、大放异彩,为企业发展鼓与呼,凝聚正能量。
闲暇时,我小心翼翼的把书捧在手心,用心研读,反复品味。里面《“大头”接头》、《午夜天津站》、《戈壁大夫》等作品再现了一线施工场景,读起来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心系工地许大爷》、《武广悍将李士军》等作品将铁路建设一线职工的现实生活描绘得活灵活现,反映出文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心气相通;还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对创业精神的歌颂,都是通号人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些年来,这支“伟大”的通讯员大军们踏遍大江南北,汗洒长城内外,他们利用休息时间挖掘新闻素材,将施工生产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都倾注笔端,见诸报端,让我们有幸共同见证那些重点工程的工期节点及开通时刻,有幸共同分享那些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有幸通过文字聆听他们美丽的心情故事……《作品集》一书,正是馈赠给广大通讯员新年的一份贺礼,也是在开年之际为企业宣传工作呐喊助威。
如今,再与局集团吴姐提及他们做的这件“大事”,反映通讯员的呼声特别好时,才明白了,他们大费周章,花费整整3个月的时间编辑这本书的初衷,只是想记录下企业发展的印迹,留给通讯员一些精神食粮,传承企业的精神所在,倡导企业发展的理念。也曾听说,搜集这些作品的过程非常艰辛,有的作品由于搜索不到存档,只能去借来报纸,对着报纸逐字逐句的往电脑里敲字,同时,还动用了整个部门的力量校稿,修改文章里的错别字……
永不枯竭的精神给养——《通讯员作品合集》,它凝聚着整个企业沉甸甸的智慧和付出。我想,不管过去多久,这本书将在最闪亮的地方熠熠发光……
万里关山度若飞。轻车同雁影,片时归。旗名通号卷星辉。何所向,霜雪冻征衣。
文藻启心扉。弄潮须捉笔,大江回。平凡故事映珠玑。翻页码,精彩竞堪追。
——小重山.贺《通讯员作品合集》出版(赵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