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眼下正值天津的三九时分。
最近这几天的凌晨,虽然天气十分寒冷,在古镇军粮城附近的京津城际延伸线的维修梯上,却活跃着几个年轻人的身影。只见他们头戴棉质的安全帽、身穿军大衣、黄色的防护服背后的“CRSC”在工作灯的照射下异常醒目。
他们是通号工程局天津分公司京延项目部的职工,正在为京延全线新增8个维修梯加装视频监控系统。
自去年九月份京津城际延伸线开通运营后,他们一直配合运营维护单位进行保驾护航工作。接到新增加的工作任务后,经过紧张的现场调查,材料准备,这不设备刚一到货,他们就忙碌起来了。
“哥几个这几天咱们辛苦点,手头也都利索点,争取早点把摄像机都安装调试完。”老大哥晁青波对几个小兄弟们说。
“没问题晁哥,您尽管安排,这北风呼呼的,谁也不想在这桥上多受一天罪。”安全防护员于冲冲抢先说道。
“一会儿上线命令下达后,冲冲你负责清点人数、工具,登销记,上线后负责安全防护。”
“好的,明白。”于冲冲回应道。
“翟浩负责打眼、视频杆组立固定,冯伟龙还有我负责光缆成端及摄像机、控制箱的安装。”
凌晨12点30分,现场配合人员发出了可以上线的指令。队员们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工作计划开始行动。刹那间寂静的冬夜,开始热闹起来。发电机的轰鸣声、冲击钻的吱吱声,还有晁青波大声的嘱咐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场夜的奏鸣曲。
此时的高架桥上北风呼啸,晁青波不禁打了个激灵。
“天气太冷了手容易发僵,大家一定注意别伤着手。”他又嘱咐了大家一遍。
一会的功夫,手持冲击钻的翟浩,棉帽子里就冒出了热气,大家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不知不觉中该进行最后一道工序了,就是控制箱里光缆成端和电缆配线。此时大家都围在熔接机四周,当冯伟龙用酒精棉球擦拭光纤时,一阵冷风吹过,冯伟龙也直哆嗦,脱口而出“好冷,不过这种感觉真爽。”
“为什么这种感觉好爽呢?”于冲冲打趣道。
“空气多清新呀,如果没有这大风咱们京津地区的雾霾能这么快就散了吗?这种感觉能不爽吗?”
望了望眼前军粮城示范镇的幢幢高楼,于冲冲说道:“没有雾霾的夜色真美呀!”
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这一晚的施工任务总算结束了。在回驻地的路上晁青波打开手机,看见京延项目部的微信群里有一则好消息,就是京延项目部被津滨公司评为2015年的先进单位,他赶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望着远处军粮城北站的点点灯光,冯伟龙嘴里念叨着:“作为京延项目的参建者,我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