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号工程局湖南建设公司的西藏机场项目,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儿,年纪虽然不大,却有着多年在高原项目工作的经验,有民航机场一级建造师。进公司不到半年,大家提起他来都是赞不绝口。最近,他的一个举动更是让大家竖起了大拇指。
他的名字叫刘宇霆,一个白白净净,文质彬彬的大男孩。
五月初,公司发布了西藏机场项目第二次“召唤令”,他主动敲开工程部部长的门,要求去西藏推进工作。
初到项目,他凭着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承担起了项目部总体的施工管理工作。为了更快的进入角色,他忍受着高原缺氧的剧烈反应,每天要顶着大风沙不停地穿梭于各个工作面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尤其是钢结构、通信导航、助航灯光等专业的具体实施阶段,更是让他煞费苦心,秉着省成本、控制量、跟进度的原则,他整宿的琢磨,细化方案、明确分工,不好的,推倒重来,反反复复,经过一个月的熟悉整理,他胜券在握,胸有成竹。
“刚来的时候,小刘还是一个白白净净的小伙儿,现在能看见的就只剩蓝色工装上CRSC的logo反光了,能露出来的地方都是黝黑,哪里还是南方来的小伙啊!”一提起他,项目部的老员工显得尤为心疼。
小刘来之前,机场跑道问题,已经困扰了大家很久。由于飞机接地时会对地面产生较大的冲击,同时飞机滑跑过程的颠簸、滑跑距离的失控等都会对飞机的运行产生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机场跑道问题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与松懈。小刘一来,就拿出了自己的专业水准,每天从头到尾都驻守在跑道建设施工现场,与生产队伍及施工队伍耐心的交流技术和施工经验,他建议在混凝土拌合时各原材精准计量,纤维要尽量分散、防止结团等等一系列宝贵的建议,确保了本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机场跑道的混凝土比较特殊,小刘一来,问题迎刃而解,我也省心不少啊!”项目经理徐行提起他,总是一脸自豪。
小刘工作和学习“两不误”,让同事们玩笑说他是西藏项目上停不下来的“学霸”。在工地上只要一有空闲,就与有经验的同事探讨,手里还不停的记录;每次休息时间想找他聊天,都会在固定预留的学习造价知识三个小时以后。他的这股钻研劲儿,让项目部的很多员工深受感染,如今,项目部到处都是空余时拿起书本学习的新“学霸”。
“这小伙儿,到西藏以后和在最初到公司简直是两个样子,无法相信他的转变如此之快。”综合管理处的胡娟感慨的说。
小刘初到公司时,被安排到工程管理部担任项目调度,在年度考核时被评定为留用观察。大家都为他捏一把汗,以为他会因此一蹶不振,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积极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虚心向其他同事学习,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应对工作。短短几个月时间,他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让大家刮目相看。当大家好奇地探寻他如此蜕变的原因时,他总是拿出自己抄写的企业文化笔记感慨道:“推动我转变的动力是公司的企业文化,每一句都让我深有感触,尤其是‘长期吃苦,长期奋斗,长期奉献’的创业精神,更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
提起女友,小刘却有几分不好意思。与女朋友刚刚认识半年,他就主动请缨去了西藏,每天也只能是电话聊天。当被问及女朋友没有意见吗?他立马显得很轻松,说道,我们之间每天一个电话联系就情义满满了,她完全支持我去,只是希望我能平安回来。
西藏项目这小伙儿——刘宇霆,年轻的小精英,用他严谨的工作作风,饱满的工作热情,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凭借他的敬业勤勉、积极主动和勤奋好学的毅力,将会不断丰满自己的羽翼,练就一双坚强的翅膀,在中国通号这片天空下,飞翔的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