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信鸽“情”缘

发布时间:2016-06-02 作者:吴海洋 来源: 字号:

5月2日上午8:30,鸽子几次低空盘旋,最后“依依不舍”地昂头冲天飞去。3名通号员工仰天齐声高呼:去吧,找到你的家,飞到主人身边!

3天前,通号工程局集团天津分公司宝兰客专第二施工项目部负责沿线接口调查任务的小分队与这只信鸽结下了“情”“缘”,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得从4月30日说起。

这天,他们例行来到了海拔2000多米的下小岔车站。下午1:10,当工程车行驶在山路上,发现了路边斜坡蜷缩着的一只鸽子,不一会儿,队长曹凌浩突然喊了声:“停下!车过没惊飞它,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大伙赶紧下车往回走到鸽子旁边,乍一看它只有下颚,仔细观察才发现鸽子的上颚钩进了下颚,脚上还带着印有“科汇”的足环,足环号201526288681。曹凌浩赶紧掏出手机百度,先后找到了科汇客服、甘肃信鸽协会、陕西信鸽协会电话了解了情况。原来,这是一只参加4月29号陕西新天平赛鸽公棚(春棚) 180公里第一关比赛的信鸽,在飞翔过程中遭到撞击。因为受了伤,张不开嘴,无法采食饮水,饿了1天,所以才飞不起来。

古时候的“鸿雁传书”,就是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对方。而今,人们萌发了用鸽子竞翔取乐的愿望,从而赛鸽竞翔发展成了高尚的体育活动。

在陕西信鸽协会的电话指导下,大伙小心翼翼地把鸽子的上颚拨出来,简单包扎了出血伤口,赶紧找来矿泉水,给它喂水,小心照料着。协会工作人员介绍道,每年很多场信鸽比赛,一些赛鸽者没有实名登记,无法查询这只受伤赛鸽的主人。在一阵连忙感谢后工作人员说:“拜托你们这几天照顾好我们的‘通信鸽’,等养好伤,再把它放飞。”

小分队精心呵护着鸽子,几个老少爷们就像照顾着婴儿般,喂水,供着玉米、大麦、菜子喂食。白天出去作业,就嘱咐在家工友帮忙看护,晚上收工回来及时了解伤口恢复状况。在收留信鸽期间,他们还在信鸽贴吧和寻鸽网上发布信息,希望能找到它的主人。过了两天,鸽子的伤养好了,也精神多了,该是放飞的时候了。

5月2日一大早出工,小分队心情十分激动,他们带着“痊愈”的鸽子又来到了这个路边斜坡上,放了2次,它都没有飞走,反而又走到了通号员工跟前,眼睛时不时地眨个不停。“走吧,鸽子,我们还要建高铁,再没精力照顾你了。” 曹凌浩突然感慨。

“你说,他能找到家吗?”旁边的队员阮洪波问。“会的,鸽子的记忆力很强。”

 

浏览次数:116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