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

天津的“龙抬头”

发布时间:2015-03-23 作者:王晓彤 来源: 字号:

 刚刚过完春节,“年味儿”还未散,不知你是否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气氛中。其实相比于过年,“龙抬头”给我的记忆倒更多一些。也可能是我家比较重视这个节日吧,记得小时候在二月二这天,天津卫的姥姥总会给我做好多好吃的:煎闷子、烙饼子、包饺子,还有各式各样的小菜。在我的记忆中,似乎只有天津卫,这天吃煎闷子,美其名煎龙麟。煎闷子无疑是天津独具特色名吃。姥姥说起煎焖子总是头头是道:闷子为淀粉熬制而成的“冻子”。优质的闷子应该是用绿豆粉熬制出来,透透亮亮,不粘不散。煎焖子可是有讲究的,把闷子切成小块,用平底铛锅,少放油,慢火双面煎出黄嘎。吃煎闷子配烙大饼,薄饼就更妙了;再配上韭黄炒鸡蛋、醋熘炒豆芽,最后,再喝上一碗绿豆稀饭--天津人称之为“溜溜缝”,就齐活了。

    可别小看了这些看似平常的食物,其实可都是有讲究的——闷子饼子象征龙鳞,豆芽象征龙须、饺子象征龙牙,吃了这些就像是披了龙鳞长了龙须龙牙,生龙活虎的,保准这一年你都有着龙马精神。据传说飞龙掌管着行云布雨,在这天布雨能够保佑庄稼丰收,这也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之说。

  说到“二月二,龙抬头”必不可少的是要在这天剪头发——也就是去旧发,不思旧的意思。  农历“二月二”是传统的“春龙节”,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风俗, 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小孩子在这天剪头发能够沾到龙王的福气,祈求一年健康顺利。

    我知道的这些都是小时候姥姥告诉我的,现在想想这大概也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爱护一种期望吧,长辈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时至今日,每年二月二全家人在姥姥家过的传统依旧被我们保留着,只不过煎焖子的事情交到了我和妈妈手里,虽然做出来的煎焖子不是姥姥做出的味道,但是看着全家人都在,都围着一个圆桌子热热闹闹的吃闷子,就觉得仿佛是回到了小时候还在跟姥姥撒娇的时候,心里是满满的幸福感。

我生在天津,长在天津,一直到大学也没离开过天津,工作也在天津。我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更难以忘怀家乡的美味小吃。“二月二”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它承载了我童年记忆,承载了长辈对我的爱。

 

浏览次数:231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