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一个偶然的机会买了一张从石家庄北站开往娘子关的硬座火车票,6031次,票价4元。当然,这也绝对是长这么大买的最便宜的一张火车票。记得自己是坐过绿皮火车的,可当我踏进这火车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那种年代感让我觉着,我可能是并没有坐过的,或者说是没有坐过如此“正宗”的绿皮火车。
慢吞吞的,见站就停,仅仅六十公里,却走了两个多小时。车还没有发动时,车厢里嘈杂闷热,空气里弥漫着各种不知名的味道和小孩的吵闹声。任凭车顶那排旧电风扇卖力的呼呼摇晃着小脑袋,正值酷夏的晴天里,也只能接受汗水默默地从发根流过脸颊、脖子,再滴到衣服上。我坐在黄褐色的皮革长座上,不禁觉着自己像是在一个老电影儿里徜徉。车窗是可以打开的,当火车晃晃悠悠的前行,车厢里开始逐渐凉快。听着车轮轰隆轰隆的响着,我靠在窗边看风景。凉爽的风通过带有斑驳锈迹的窗户偷偷溜进车厢里,吹乱了我耳际的散发,带走了我所有的燥热。这样的时刻,我觉着我有把整个世界都抛弃了的潇洒,惬意的很。一路上还看到了弯弯曲曲的小河,紫色和粉色相间的牵牛花,透明伶俐的小蜻蜓……还有每隔大概十几分钟就会出现的,上面红色下面黄色的小站旧房子。当抻着脖子看僵了,拿出本小说儿,随意翻开草草的看上几眼;眼睛累了,闭上眼睛睡觉就好。
旁边吃着煎饼果子的老阿姨说这是老百姓的车。是啊,上上下下的人们大部分是坐个三五站就下车,我估计就是花费一两块钱的样子,这还真像是穿梭在大山里的班车一样啊。每次到站也就停大概两分钟,由于人不是很多,所以这也足够人们上下了。乘务员查票时,才知道对面的一对四十岁样子的夫妻也是去娘子关的。其中的男子说三十年前他们夫妻俩是在那儿认识的,这回刚好赶上有老朋友组织,所以就再去看看。他还说,现在已经很难遇到这样的火车了,最后在坐坐这老火车吧,不然以后没得坐啦!他边说着还边给旁边的妻子削苹果呢……
仅仅是坐在慢火车里度过了两个小时,却像是自己一个人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旅行,自己的心也随着这老火车变得宽容了很多。要说它的宽容还真是叫人觉得奇妙。坐在长椅上,慢悠悠的与小时光约会,似乎要到哪里去都已经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它会让人不自觉地去欣赏这纯粹的风景,纯粹的人情味儿。安安静静的坐着,看着身边的人们来来往往,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时间仿佛是凝固的,永远不会有终点。
如今,全国在运行的绿皮火车已屈指可数,动车逐渐成为旅客列车的主力军。恐怕现在也就是在这种交通不是很便利的或者是有红色旅游景点的地方还能见到了。部分铁路局的绿皮车早就已经正式“退役”,那么退役的绿皮车会去哪儿?会就这样淡出我们的生活吗?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记和功臣,绿皮火车值得怀念与铭记。于是有人将绿皮火车的车头、车厢保留下来,建成火车主题公园,装修成酒吧、餐厅、旅馆,让怀旧的元素停留在人们的生活中。
可即便如此,我还是想说,趁现在还来得及,不妨送给自己一段慢悠悠的绿皮火车旅行吧,好让自己的心真正的“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