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号工程局集团承建的滨北线绥化站信号联锁缺陷补强整治工程圆满开通。此次开通有效提升了绥化站的运输能力和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加强了绥化同哈尔滨、佳木斯、北安铁路间的相互联系,为助力“东北振兴”贡献了通号力量。

绥化站位于黑龙江省中部的安顺吉祥之地--绥化市,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等站,站场工作量大,车流量大,情况复杂,技术难度较高。通号工程局集团北京分公司负责滨北线绥化站信号联锁缺陷补强整治工程信号、通信、电力、房建四个专业的建设任务。
为打好这场开通“硬仗”,北京分公司高度重视,参建项目部多次优化施工方案,细化施工安排,强化安全保障,专门成立了现场指挥、室内外作业、安全防护、应急保障等7个分管机构,抽调四个项目部160余名施工人员组成53个施工小组全力攻坚,确保上下畅通、职责分明。
此次开通天窗点分散,且相互交叉,风险性极高。为确保开通的顺利进行, 参建项目部提前将施工涉及的作业点进行标记,组织作业人员提前进行确认,针对不同天窗点安排专人下达作业命令,做到联系畅通、组织有序。面对施工作业面大、施工人数多、作业时间分散等困难,参建项目部设置了1个驻站组和2个防护组,安排24名防护员守牢施工安全底线,切实加大防护力度,确保施工安全。
开通当日,随着调度施工命令的下达,分散在绥化站、绥东线路所及区间的施工作业小组相继投入战斗。室外各组成员根据作业分工,快速完成轨道电路引接线拆除、电容安装、信号机机构调整等作业,并快速完成交叉互检;室内各小组有条不紊开展试验,顺利完成了119组道岔、128架站内信号机试验、129区段站内轨道电路调试等工作,历经全体参建人员430分钟的奋力拼搏,工程按时销记圆满开通。
开通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既有铁路改造项目管理部向通号工程局集团发来感谢信,对工程顺利准点开通表示热烈祝贺,向奋战在一线的全体参建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自3月进场以来,参建项目部从人员配置、规章建立、标准化建设,现场调查、施工组织,安全质量等方方面面做到科学规划、未雨绸缪,编制了科学精准的施工方案,强化标准化作业,严控施工过程管理,增强风险源卡控。
建设过程中,因绥化联锁缺陷补强整治工程与绥化站股道延长工程和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铁路专用线新建工程同步施工,又同步投入使用,且相互制约。特别是绥化站股道延长工程,涉及大量过渡施工和动土施工,对既有设备和新设备开通都存在很大施工风险,且部分道岔过渡有3步过渡甚至4步过渡情况,也增加了很大难度。为此,项目部安排专人对施工区域内新、旧电缆径路进行探挖、标记,防止动土作业损坏电缆;对分步过渡的道岔采用不同颜色的标签进行标记,并写明过渡步骤;每天与铺轨单位对接轨排推送径路,对推送径路上的信号设备提前做好防护措施,有效保证了施工安全与质量。
进入7月,站前单位开始道岔插铺施工,整个工程也进入了大干快上的阶段,但是困难也接踵而来,主要是天窗点较少且时间较短,最少的天窗点时间只有55分钟,有效作业时间仅剩十几分钟,难以满足施工需求,导致施工进度缓慢。为此,参建项目部在积极与施工办、各配合单位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天窗点和施工作业时间的基础上,根据有效作业时间,精准调配施工作业内容,充分利用天窗点外的时间进行箱盒预配及设备预装,最大程度减少了天窗时间内的施工内容,确保工作效率最大化。
为确保施工进度,现场负责人坐镇现场指挥,技术人员常驻现场盯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包保施工区域,扛起责任。随着站场逐步成型,施工项目部找缝插针、见缝插针,及时优化施工组织安排,采用“化整为零”作业方式,按照绥化站列车运行情况和编组作业情况,将绥化站分为8个室外区域,2个室内区域。根据每天施工封锁时间段和封锁范围,将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内再对施工任务进行分解细化,保证合理利用每个天窗。大家昼夜连续奋战,有时一天最多有11个天窗,早出晚归、晚出早归成为常态,经过318个天窗的鏖战,终于完成了全部的施工任务,达到了开通条件。
随着项目的顺利开通,全体参建人员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后续的工作当中,不忘初心,再接再厉,以更加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更加务实工作态度为东北地区铁路建设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