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1:1“模拟工厂”闪亮登场

发布时间:2016-05-04 作者:刘权华、陈立涛、赵立红 来源: 字号:

国家修建高铁客专,通信、信号系统工程工期往往被房建交付滞后,站前铺轨、锁轨等站后施工单位无法掌握的条件制约,因而被迫大大压缩建设周期。中国通号系统集成宝(鸡)兰(州)客专通信信号工程同样面临这个“老大难”问题,来看看这个项目实施者——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是怎么解决的?

他们全新推出“整建制”“全套化”的通信基站、信号中继站1:1“模拟工厂”,4月16日,通过了接管单位现场验收,得到了大力认可和高度评价。具体做法是:在库房严格按照基站、中继站设计图纸实际大小、设备规格型号、摆放布局,建起了模拟站房。一来首次将首件定标从施工现场整件搬到预制工厂,顺利完成重要工期节点;二来对推进全线50座基站、19个中继站的施工进度起到了突破性的作用。

有了这个作基础,他们可以把很多工作做在前面,大大节约施工周期。

一是2M数据线、网线订货,提前和厂家沟通,画示意图,提供规格、尺寸,(75-2)2M头、网线水晶头压接事先在厂家制作,发货前形成分类的成盘“单条成品线”。现场负责人说:“传统订的缆线,现场量尺寸剪线、做头很费时间,1个基站光配线焊线要花3天,有了成品线1天就够了。”

二是传统的做法只是预制室外信号机、BG箱线把。这次,他们连室内电源线、屏蔽线、(6*23*0.15)23股线一并提前预制,待站房交付后,到了现场直接摆放、绑扎、上端子,初步估算1个中继站施工效率可以提高3天。

再来看看一向臻于自善,推陈出新的这支国家队,在打造“模拟工厂 ”有哪些创新工艺?小编进行了现场采写。

● 制作机械室上、下走线示意图,并用黄、红、黑等颜色线条标注显示架间各类缆线走向,找故障查线缆一目了然。

● 两次成端制作。增加了电缆成端机柜,成端制作安装在机柜正面;传统的胶匙(俗称“磨胎”)改用成端盒,底部自拧密封带、侧面灌胶拧盖适用各种大小电缆,固定简单,利于灌胶。省去了焊地线、穿胶匙工序,直接由成端盒柱引入端子排,并且地线截面积变大,利于电流通畅。

● 缆线布放。线多位置改立体分层布线,在交叉位置制作、安装双层支架。美观、漂亮。

● 所有屏蔽线、23股线每隔1米整齐划一地加热缩管标签,便于接管单位维护、整修。

● 机柜底座环周增焊静电地板支撑角钢,防止踩空。

● 在走线架上预留传输、视频等扩容位置的前提下,电源线、地线放为下走线,一个在前面板,一个在后面板。数据线单放在柜顶,考虑了其最易出故障的因素。

 

 

 

 

 

 

 

浏览次数:505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