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北京铁路局大力推崇为“全路优秀施工典范”的京津城际延伸线通号工艺,刚刚送走兰州铁路局观摩团,又有一批新客人慕名前来取经。
3月29-30日,南昌铁路局电务处带队,组织南昌电务段、福州电务段,以及新建九景衢铁路、南三龙铁路站后参建单位等一批人员,参观中国通号在京津延伸线打造的全路一流的12大精湛工艺,重点围绕对工艺创新方面在前期策划、过程管理、依规实施等系列关键部位作了详细了解。
作为成功系统集成通信信号中国第一条高铁时速350公里——京津城际铁路的大型中央企业中国通号,十年后再次系统集成它的延伸线(天津至滨海新区),在项目建设之初,承担信号、通信和公网覆盖工程施工任务的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携手天津电务段,共同规划了“打造全路一流高铁的蓝图、以精品工程服务京津冀一体化”的建设目标。为此,该公司臻于自善,守正出奇,大兴“万众创新”之风,在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实施、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建设的管理思路,以及通过充分引进吸收中国通号承办的全路首个高铁信号工程经验交流会经验、多次实地考察沪昆高铁杭长段诸暨站工艺特点后的基础上再丰富,再创新,精心打造出了该项目“采用V型槽固定补偿电容连接线”“增加应答器防击打装置” “改进桥梁信号机安装稳固机构” “采用透水的广场砖硬化方式”等12大工艺亮点,其中8个亮点在全路属首次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电务部专家领导莫志松、李凯一致用了“创新、美观、实用”做了点评,全路信号专家组成员、天津电务段副段长黄维东评价:“京津延伸线通号工艺,是‘全路优秀施工典范’,值得效仿和推广。”这些工艺亮点,不光先后吸引了各铁路局众多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等500余人次前来观摩学习,在北京铁路局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该局电务处先后多次组织所管辖的各电务段、车间、工区前来参观学习,对标这里的通号工艺,看齐标准,推广全局。
在天津分公司领导、项目负责人和天津电务段的陪同下,观摩团一行先后深入于家堡高铁站、滨海西线路所、塘沽站3站信号机械室以及胜芳站区间一线参观了信号工艺成品,面对呈现在眼前的12大工艺亮点,参观人员纷纷用手机或相机拍照,有的主动与通号技术人员交流探讨,有的用笔认真记录,有的找工作人员拷贝图文资料。
南昌电务段副段长周文军看到滨海西线路所网格式走线槽、排线器布线工艺,赞叹道:“这工艺真可以把德国比下去!”在于家堡站信号机械室,福州电务段副段长陈志忠在仔细查看了室内按各系统功能分色配线后,佩服地问在场的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程立华:“用5种颜色来区分线缆,你们没少花功夫吧?”程立华答:“这才能体现通号‘国家队’的工艺水准,我们工艺创新的出发点是便于接管单位的故障查找和维护。”
参观结束后的研讨会上,该公司组织参观团、天津电务段针对强、弱电缆交叉问题的克服和处理,推广使用新的法式塞钉,硬面化浇筑厚度,隐蔽工程,设备接地,引楼电缆备用量和道岔融雪等施工工艺、组织管理、过程控制展开了热烈的深层次探讨研究。会上,黄维东段长由衷说道:“通号的水平确实高,通过京延、津保等项目,北京局和通号配合相当默契,现在干的石济我们就推行京延的工艺标准。” 参观团负责人南昌局电务处领导陈庆华紧跟着说:“中国通号的牌子叫得响,他们干向莆(昌福)在南昌西打造的通信样板机房,接受来自全国18个铁路局的专家技术人员现场观摩。”最后,陈庆华总结道:“这里的工艺达到了国际水平。这次过来交流学习,很多工艺我们回去就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