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书香三八”职工读书征文

关于《富爸爸,穷爸爸》的引读

发布时间:2021-07-15 作者:史世龙 来源:办公室 字号:

财富自由,几乎是每个社会人所奋斗和追求的,这和贪婪好利不是一回事,在这个尘世,精神自由的基础是财富自由,实现财富自由的人,可以有更广阔的空间奉献社会、从事慈善、或是帮助他人。 

财富是目标,还是工具呢?《富爸爸,穷爸爸》书中有言:穷人在为钱而工作,富人让钱为他们工作。 

今天的社会,对拜金主义的批判是一筐一筐的,也有人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财富自由,不代表是道德上失落,也不代表对他人的盘剥,而是一种能力和水平,就如同一个人日常工作中头脑灵活,方法多样,不能等同于市侩、江湖一样。 

如何才能实现财富自由?

千人千面,没有谁的财富道路是完全相同的,也没有一个标准的套路。如刚刚被离婚风波推到舆论顶点的比尔.盖茨,依托计算机操作系统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马云、马化腾抓住互联网发展的契机,成为时代财富的引领者,印度的金主们富可敌国,他们的方法各不相同。 

没有统一的方法,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富爸爸,穷爸爸》,看这本最带给大家什么思想: 

故事来源于真实的故事和作者亲身体验。 

作者简介:罗伯特·清崎(英文名:Robert Toru Kiyosaki),1947年4月8日生于美国夏威夷,日语名清崎彻(Kiyosaki Toru),《富爸爸,穷爸爸》系列书籍的主要作者。投资家、企业家、教育家。莎伦·L·莱希特作为一位妻子和三个孩子的母亲,作为一位注册会计师,玩具和出版业的一位资深经理和咨询专家,莎伦· L·莱希特把她的专业知识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本书1999年4月在美国出版,仅半年时间就创下销售10075万册的佳绩。同时 “ 富爸爸”系列图书已发行109个国家和地区,总销量超过2900万册! 

今天,我们分享书中三个重点内容,分别是:钱可以成为财富积累的工具;关于资产和负债;实现财富自由要怎样做。

1.钱可以成为财富积累的工具。文中以罗伯特·清崎口述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清崎有两个爸爸:“穷爸爸”是亲生父亲,一个名符其实的高级知识分子;“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亲,一个没有学历,却善于投资理财的企业家。“穷爸爸”给儿子安排的轨迹:上大学,服兵役,参加越战,参加工作,赚钱养家。

但一生辛苦奔波的“穷爸爸”失了业,然而“富爸爸”则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两个爸爸之间有截然不同的金钱观和财富观: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

书中最经典的一句话是:穷人在为钱而工作,富人让钱为他们工作。 

书中通过两个主人公给迈克的“富爸爸”打工的故事,对给谁打工进行了拆解。开始两个9岁的孩子以低于市场价格-----10美分/小时标准在超市工作,几个星期后,他们找到富爸爸理论,认为这是在剥削他们,要求涨工资。 

但富爸爸告诉他们,这就是课程的一部分,通过一些关于财富知识的讲解,后来又达成协议,用完全免费的方式让两个孩子给富爸爸“打工”。 

这个看似不合理的交易,倒逼着两个孩子开始收集不要的书籍,打造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小王国----社区的小书屋,其他小朋友可以花很少的钱就能看两小时的书。他们还雇佣了”店员“。如此一个简单的变化,他们两个孩子实现了”睡后“利润。 

而且,这次的经历,让作者有了第一次赚”钱“成果,而且是通过自己思考实践,实现了不用依靠”死工资”来实现财产增值。 

无独有偶,这种经历,在当前的中国也比较普遍,但是这种收入,书中也分析了许多人为什么看不出来。很多人期望破除恐惧心理,企业用稳定收入对抗这种不安全感,但是就像驴拉磨一样,每天在原地旋转,基本走不出原点,很难实现财富的自由。 

就是通过作者表述的真实而普遍的例子,让读者有更多的代入感,也可以对号入座,与现实的人物进行比较,特别是心理认识的原始动机,也就是贫穷的本质,进一步说明:要把钱变成服务自己的工具,而不能一味地为税收或是他人打工,从而实现财富自由。

2. 关于资产和负债。书中,作者对资产和负债进行了详细的对比,也对两者的作用进行了清晰的描述。所谓资产,就是可以不断增加我们的财富,所谓负债,就是会消耗我们的财富。

书中详细介绍的税收的起源发展,以及其自带的属性,还有公司的一些特点。这些知识也是将读者从普遍认知中,引导回客观的认识,避免因为恐惧和欲望,而进行错误的判断和行动。 

关于资质和负债,进一步理解就是对“为钱工作,钱为他们工作”进一步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资产相当于水龙头,负责相当于下水道。资质可以源源不断地让财富水池水越来越多,而下水道多了,财富水池自然就会越来越少。 

当然,作者也对一些资质和负债进行了分类,同时也对一些看似资产的东西进行了分析。放在当前社会,如房子看着是资产,但是如果房子本身价值增长率>购房本息的财务费用(就是首付的费用+贷款成本等),房子应该就是资产,但是如果是小于这个数,就是负债了。

这里引入一个概念解释,假定房地产的增值率在每年20%左右,100万的房子一年后变成了120万,而首付三成(30万),贷款利息5%左右的话(70万*5%=3.5万),一年下来本息合计33.5万左右。如果此时卖房还清本息(120-70—3.5—30=16.5),相当于用30万首付一年就可以赚16.5万。

这也就是前些年房地产造富的一个基本原理,所以以前,在中国买房是资产。 

但是自从“房住不炒”以来,房价基本稳定,同样一个房子,假定不升值。那么仍然是这利率的话,一年下来还清本息,就会是(100—70—3.5—30=—3.5),虽然这样算不太精确,但是拿出30万买房,一年下来没有利息收入,反而还要搭3.5万的利息,这就成了负债。

以上只是举了一个相对直观的例子,具体是资产还是负债,我们也要结合时间、市场来看,尽量用资产来为财富增值,减少负责或合理控制负债规模,也即实现让钱为自己工作,而拥有正向的现金流。

3.实现财富自由要怎样做。书中介绍了关于积累财富的一些方法,也就是我们怎样做?首先是要克服五种心理:包括恐惧心理;愤世嫉俗;懒惰;不良习惯和自负; 

恐惧,其实是对失败和风险的管理能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风险与机遇并存,要在能够掌握风险的情况下,合格分析自己的情况,进行一些有挑战性的尝试,当然还要有失败的准备和能力,坚持,如同肯德基的老板那样,有承受1000次的拒绝后仍然锲而不舍。

愤世嫉俗,从现在的语言角度分析,其实更多的是从众心理,就像在危中寻机,危中见到机遇一样,不能人云亦云地恐惧,通过看到事物更远处的机遇,未雨绸缪,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机遇,把握机遇。

懒惰,其实是我们人性中最重要的特点,也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书中解读虽然不多,但是很深刻,我们一个人有行动力,其实就是克服懒惰的一种表现。

不良习惯,人有自带的缺点,这些有时是很难克服的,但是也要积极去发现,在实践中去有效规避和化解,才能不断解决这些问题。 

自负,这里是说人的心理中的一些盲目自信,其实也是我们在投资中一些盲目乐观的行为,人的大脑里,有时总会给自己一些肯定。人做事要有自信,但是盲目自信就会成为自负。听不进一些意见建议,导致自己陷入无法翻身的境地。

自然,这些问题我们都充分认识清楚了,就要有行动。一点点的锻炼尝试,一次次的反思总结,同时精确的计算,就可以不断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本书,综合来看,是一本更多改变财富思想观念的书。

从我们对于财富本性的认识,创造财富的路径上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上,我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富爸爸,穷爸爸。文中对比的两个人,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都是富爸爸,但是却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也是对于财富一主一仆的两种心态。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财富的认识,对于财富的把握,更多的是对于财富的认识,如果没有对财富属性,对于财富自由的认识,而一直在老鼠赛跑游戏中,那将无法走出财富自带的光环下,也就不会实现财富的自由。

通过阅读这本书,反观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些“成功人士”,也越来越清晰地反映出,对于财富的理解或是实践角度不同,未来对于财富的掌控也不同。

富人利用财富,利用财富创造的新财富养活自己。穷人拼命创造财富,却摆脱不断为他人创造财富的命运。

行动上来说,慢慢积累,一是积累思想认知,二是积累资产,而不是负债,是走向财富自由的一条必由之路。

《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转变关于财富思想的好书,不妨细读,反复读,只有理解深刻了,才能看清贫穷和富有的迷团,让财富成为工具,实现自由。

浏览次数:192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