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军是通号工程局天津分公司第八项目部总工程师,是我的师父。我这个徒弟不是项目部安排的,是我师父硬跟项目部领导要来的。
记得刚来京沈客专辽宁段施工项目部的时候,大家认为我是女生,只要把内业资料整理好,会做些文职的基础工作就行了。一心想学工程技术和管理的我真的有点不甘。
这时候,我师父不知道从哪里得知我想学习技术,就主动和项目部领导提出要当我的师父。用他的话讲:女的怎么啦,过去项目部不是有‘三八班’嘛,那些女的配线、绑扎、焊线、试验哪个比男的差。只要能吃苦没有什么学不会的。
为了让我尽快进入角色,师父为我整理了大量学习的资料,带着我去现场,从最基础的设备开始学起。
我师父为人和善,说话爱笑,大家都叫他“徐哥”。每每看着师父在施工现场为大家答疑解惑,成竹在胸指挥若定的样子,除了崇拜,还让我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像师父一样出色。
随着接触的工作越来越多,肩上的压力和责任越来越大,我开始有些吃不消了,甚至怀疑起自己的能力。细心的师父注意到了我的变化,每天增加了跟我交流沟通的频率。
“工作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是努力的过程更为重要”。
“别害怕放开手脚大胆的做,做错了还有师父在”。
……
师父话不太多,但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便为我驱散了笼罩在心头的阴云,让我重拾阳光心态。
“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做蜡烛照路路路通明”这是我师父的座右铭。
师父家在天津,离阜新也就五个多小时,师娘刚刚生下了二宝,一个人在家带两个孩子甚是不易,即便如此,他却因为工程上的事情很少回家。
听人说,2015年师父在天津买的新房子下来了,项目部领导多次催促他回去把房子收拾收拾,他却总说等这几天忙过了就回去看看。这一拖就是几个月,他爱人带着一岁半的孩子把新房都装修好了,他也没能回去看看。
京沈客专作为要创建全路示范工程的国家重点项目,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小到固定设备的螺母,大到敷设电缆、机柜安装,每一步施工都要谨慎再谨慎,有不得半点放松,哪一步他没看到都觉得不安心。
9月份,京沈客专全路观摩会迫在眉睫,仅信号专业就有7个中继站、4个车站、3个线路所,全段正线长157.6km的工程量之大超乎想象。中国通号“大干四十天”的号角已经吹响,每一天都是在倒计时施工。师父的压力更大了。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些困难却激发了我师父的斗志。白天扎根在现场了解各个班组的施工进度,工艺质量,待解决的问题,晚上回来将7个班组的施工情况统一整理,挨个销号解决。与站前联系接口,创新提高工艺标准,配合物资部明确物资计划……每一步都要亲力亲为。
他总说,“咱们只有把京沈真正打造成样板,才不负咱们付出的努力”。
他总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现在,我也学着他的样子——绝不在困难面前轻易低头,努力保持阳光快乐、积极拼搏的工作状态。
我师父是我工作上的师父,也是我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