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

安全质量之美:植根江城的轨道交通安全先锋——马荣亮

发布时间:2017-04-24 作者: 来源:通号工程局 字号:

2016年4月27日,“江城”新雨后,骄阳含娇羞。武汉地铁开始建设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武汉地铁信号观摩会现场在金银湖停车场站举办,来自武汉市政府轨道交通办公室、武汉市质监站、武汉地铁集团、有轨电车公司、中国铁塔等单位120多名轨道交通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齐聚,共同参加通号工程局集团承办创安装之星的通信信号工艺观摩会。主持介绍通号工艺的通号员工,身着蓝色CRSC工作服,显得特别出众,他就是通号工程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分公司安全质量部长马荣亮,40岁的他已经在中国通号工作了整整20年,先后获得了工程局集团先进生产者,股份公司“八比八创”先进个人。他在项目组织开展的三道防线保障武汉多条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安全质量的安全培训工作受到建设单位、质量监理单位等广泛好评,为武汉轨道交通的安全稳定运行贡献了智慧力量。

闪亮登场,点燃江城通号工艺

面对一百多名专家技术人员的挑剔的眼光和不时的发问,马荣亮手持话筒,对武汉地铁6号线的质量安全工艺徐徐道来,“采用防护套管,保护动作杆和表示杆丝口划伤、采用冷压线环增加接线端子强度、增设绝缘螺螺帽避免维修时短路……”,逐一介绍信号设备安装、配线等一个又一个施工工艺采取的安全质量创新亮点。“中国工艺不输德国工艺,武汉地铁的通号工艺也是国际级的。”武汉轨交办副主任徐建平听完马荣亮的介绍后表示赞叹。武汉市质量监督站熊秋梅科长说:“这是中国通号高铁工艺在《人民日报》权威媒体备受推崇之后,又在这里引爆了颠覆性地铁行业信号安装工艺风暴。”他把打造地铁专业工艺“颠覆性”为企业创树信誉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和信念,把武汉地铁6号线创全国优秀项目管理成果和“创安装之星”作为奋斗目标,通过“探索武汉地铁LTE安装方案”和“地铁设备集中站线把预配”的QC活动,开展技术工艺创新,既达到了工艺创新,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2016年12月28日,武汉地铁六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安全优质开通运营,工程建设质量受到建设单位好评。

密织安全网,确保项目建设安全

目前,公司正在实施武汉地铁7、11、21号线,马荣亮作为“八比、八创”活动中的党员“急先锋”,带领项目部安全质量管理人员编制了安全质量的双网,严格落实责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坚持注重培训教育,时时检查,认真整改。在武汉地铁建设铁军中他率先唱响安全三步曲“我知安全”、“我要安全”、“我议安全”,以“强化教育培训、完善制度和检查落实,筑牢安全生产的三道防线”等系列安全活动,通过开展各项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逐渐培养全员养成“安全习惯”。通过在项目上制定的近百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管理及认真检查,多条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全部处于安全受控状态,项目建设保持零事故的良好记录。

十年磨一剑,怀揣奉献通号事业的决心

98年参加工作的马荣亮是信号工出身,工作后长年从事信号施工管理和技术工作。在工作中,他刻苦钻研项目管理、技术管理和安全质量管理等,先后取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组织多项QC成果,其中两项获国家级优秀成果。工作后他参与了武广铁路、浙赣铁路、乌精二线、吐库二线等国家重要铁路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工作,特别是近两年,他参加了甘青客专、海西高铁、武九客专等项目并一直担任安全质量负责人,统筹项目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工作,为工程顺利开通运行做出了贡献。

他在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中注重实效的管理方式,充分做好地铁施工的风险研判和防范。“每次进出地铁营运线‘天窗点’施工,像乘火车过安检一样,搜身,绝不含糊。”这是每个参与施工的员工对马部长的调侃,这是点前和点后,他现场盯控对人、料、机进行逐一清点的必经过程。只要是重要的天窗点,他总会出现在现场,武汉地铁6号线2个月内62个天窗点全程盯控,即使感冒发烧打过点滴、脚出血泡都是轻伤不下火线,从现场“一点三交”到“点后总结”样板示范与点评,全程监督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窗体底端

他在一如既往地保证安全质量、促生产践行安全发展的同时,还认真开展“师徒帮教”、“劳动竞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生产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也为工程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他作为一名中国通号基层安全质量管理人员的生命进行了诠释。

浏览次数:309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